上一篇: 第二届中国健康儿童促进研讨会成功举办——持续为儿童健康事业贡献智慧力量 下一篇: 国家卫健委:全国互联网医院已超1100家...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科普 > 产业
线上复诊正式纳入医保支付,处方流转问题仍然待解
2021-03-26
来源:中国网
15084
0
2021年3月23日,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在国家卫健委就“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2021年3月23日,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在国家卫健委就“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医保局明确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纳入医保基金的支付范围,诊疗费和药费医保的负担部分,可以实现在线直接结算。

实际上,常见病和慢性病线上复诊被纳入医保并不是首次出现。早在2020年3月2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就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对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各地可依规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红曾表示,目前的互联网医疗已经进入了3.0阶段。在这个阶段,互联网医疗将打破医疗、医药、医保之间互不相通、联动不足的壁垒,实现数据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构建起与线下医疗双轨并行的服务体系,而线上复诊就是上述服务体系的开端。

复诊优先纳入医保

毋庸置疑,慢性病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去年5月,灼识咨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蓝皮书》显示,中国的慢病人群基数较大,预计到2024年,中国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将达到3.8亿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肾病、糖尿病、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也都在1亿以上,恶性肿瘤患者达500万人。

2020年11月2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其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自愿“签约”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互联网+”医保支付将采取线上、线下一致的报销政策,优先保障门诊慢特病等复诊续方需求。门诊慢特病患者在线上复诊续方发生的诊察费和药品费,优先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各地将逐步扩大医保对常见病、慢性病“互联网+”医疗服务支付的范围。

“国家医保局再次确认关于推进互联网复诊纳入医保的相关政策,是国家释放出支持在线医疗的积极信号。”平安好医生方面在接受健康界采访时表示,“在国家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官方的再次确认意味着国家将互联网医疗看作‘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国家着力解决障碍和堵点的坚定决心。我们相信,监管部门会进一步放开政策,推动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提供重要引擎。”

春雨医生公关负责人也表示,随着医药环节的处方药网售放开,以慢性病复诊为代表的互联网诊疗,将有望在政策法规的框架之下,实现互联网上的“三医联动”,这类患者也将有机会足不出户看病、买药和医保报销。”

处方流转仍面临多重考验

在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看来,互联网医疗复诊医保结算将是大势所趋,但是在现有阶段下,如果医保要扩展到首诊还为时尚早。因为现在互联网首诊还未放开,很多平台都是在打擦边球,要想放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监管。

赵衡向健康界表示,线下医保欺诈、骗保行为依然较为猖獗,现有的医保监管力量、手段和执法能力尚且很难去应对这些违法行为,一旦互联网医疗和医保全面对接后,面对面交易将变为线上实时交易,这个过程中,如何确保医保资金的交易安全和真实性,医保部门如何履行好医保资金的监管职责,防范线上医保报销欺诈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互联网医疗首诊纳入医保,还需要仔细考量、谨慎推进。” 医保专家杨华磊叶表示,尽管互联网医疗已经发展数年,但当前互联网医疗市场各方发展良莠不齐。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平台不仅有公立医院设立互联网医院,还包括了大量市场化的私立互联网医疗机构,互联网医疗首诊情况较为复杂。杨华磊认为,要在保障医保基金使用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地、有限制地推进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

除了监管难,医保纳入互联网医疗也面临着多重考验。数据显示,我国确认的慢病患者数量约有3亿,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线上医保支付一旦放开,无形中也会提高老年人使用医保的门槛。

“很多老人不会使用这些平台,有的微信也不会用,App不会装,一些老人甚至用的都不是智能手机。这种情况下,如何提升这类患者对现代化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政府、社区或上门医生该如何为这部分老人服务,都需要去考虑,”赵衡强调。

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互联网医疗下医保报销产业过程中,如何确保这些社会力量能够合法、合规、合理地赚到钱盈到利,让他们产生内生动力去做这些事情,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赵衡认为,只有兼顾好各方的利益,这个生态链才会完整,才能够形成一个闭环,良好有效地,持续地运行下去。

事实上,互联网医院出现过度用药风险的解决关键在于是否监管到位。监管的关键在于处方是否真实、可靠,处方信息、电子病历信息以及结算信息是否可以全程可追溯,只有满足以上条件。在线医疗才能健康发展,千万不能让互联网医院处方流转成为“新的法外之地”,因此不少有识之士呼吁:要建立基于监管下合理的处方流转。

全国政协委员、济南市副市长王桂英在调研时便发现,目前通过“互联网”在定点医疗机构问诊、开药,到就近医药机构购药,是最受慢性病患者欢迎的方式。但目前来看,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处方流转平台联通度不高,“各自为战”,彼此无法做到互联互通,也未形成与定点医药机构的有效衔接,无法实现处方自由流转。

为此,王桂英在今年两会上也提出建议,要打通数据壁垒,搭建综合服务平台。一方面,出台国家层面处方流转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标准规范;另一方面,加快推动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在国家层面搭建跨省处方流转平台。

事实上,关于保障电子处方真实的具体实施已经有成熟的案例可循。例如在2021年1月20日,深圳市首个互联网慢病续方及处方流转服务便正式上线。

根据该模式,患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入网络医院挂号,在医生开具处方后无需出门及排队等候,只需绑定个人身份证或社保卡及手机号后,线上完成诊金和药费支付,通过电子处方流转平台,便可在家门口的药房凭取药码取药并可以刷医保卡进行取药。

线上诊疗与医保如何衔接一直是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敬请关注2021年5月2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2021健康界峰会之中国数字健康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健康界研究院拟联合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发发布《2021互联网医院报告》,健康界与你一起分享健康中国新时代大健康产业的数字技术之道。

同时,本次峰会还精心策划了10多场云端论坛、40多场现场活动、超千平方米解决方案展览,邀约名家、名院、名科、名企共同分享健康中国蓬勃生长的新思维与新实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