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市场监管总局鼓励食品企业优化标签标识 方便消费者清晰辨识 下一篇: 2025年,村医中执业医师占比要达45%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科普 > 政策
医疗机构如何使用集采药品和医用耗材?官方回答来了!
2022-02-14
来源:中国卫生杂志
14476
0
医卫界:力争到2022年底,每个省集采药品超350种、高值耗材超5种。

  

  2022年2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进展情况。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就以下问题答记者问:

  1.未来的集采工作重点是什么?

  国家医保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进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一是巩固新常态,推进集采提速扩面。药品集采在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三大板块全方位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集采重点聚焦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品种。力争到2022年底,通过国家组织和省级联盟采购,实现平均每个省覆盖药品品种350个以上,高值医用耗材品种5个以上。同时,推动使之成为新的集采常态,从而达到稳定社会预期和行业生态的目的。

  二是塑造新生态。通过不断完善措施,特别是将供应、质量、信用等相关因素纳入集采规则,从体制机制上净化医药流通生态环境,根治带金销售,激励企业规范竞争。

  三是构建新格局。完善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功能,加快平台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提升医药价格治理水平,通过多部门政策协同,形成促进医药产业和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同时,更有效地减轻群众负担,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2.今年,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品种集采的具体安排是什么?

  骨科耗材:去年,国家针对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进行了招采,同时河南联盟开展了创伤类耗材招采。今年,招采将进一步延伸到脊柱类耗材,基本实现骨科耗材主体覆盖。脊柱类耗材招采正在进行摸底研究,包括信息标准化建设和集采规则研究。因骨科临床需求大、标准不一,尤其是产品组成复杂,所以如何按照临床需求来形成采购产品组,涉及很多技术环节。近日,国家医保局将与高值医用耗材联采办进行专题研究,并广泛听取临床专家和企业的意见,争取上半年有一套初步的方案,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今年能够顺利进行开标。

  药物球囊:前年支架招采以后,出现相关情况:如支架使用量上升,达到协议采购量的1.6倍,与此同时,药物球囊使用量也大幅度上升。去年,江苏等地开展了药物球囊集采;今年,药物球囊集采要扩到全国,堵住虚高的空间。

  种植牙:种植牙是一种重要的缺牙修复治疗耗材,社会需求量很大,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也很多,所以种植牙集采想从地方探索开始。去年初,由四川组织省际联盟研究种植牙集采规程,到现在方案基本成熟,也广泛听取了临床、企业和地方的意见;今年上半年,力求能够推出地方联盟集采改革。实际上,这也是在国家主导下,牙科种植体领域探索的一种集采方式。


  3.地方联盟集采越来越多,如何评价这类联盟的意义?

  实际上国家组织集采就是地方联盟集采。在国家组织集采之前,卫生健康部门已经进行了相应改革,优化规则、构建平台,形成了省级集采模式,将一个省的公立医疗机构的招标采购集中到省级平台,统一规则、集中采购量、减轻企业负担。在这个基础上,对一些大品种和一些探索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比较困难的领域,采取了国家组织省级联盟的形式,实行“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国家代表全国省级联盟,组织对某些品种开展采购,其中药品采购由上海药事所进行组织,耗材采购由天津医药采购中心进行组织,实际上联盟主体还是各省。

  因为公立医疗机构采购的品种非常复杂,国家不可能把所有的品种都招齐,所以大量品种还是通过省级联盟去招采,甚至需要第三方招采。招采制度模式要服务于、有利于医疗机构的运作和临床服务的提供。

  现在的主体格局是国家组织、省级联盟的招采,是保持不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产品通过省际联盟招采,是个必然趋势,也是主流趋势。这些将来是否需要纳入国家集采?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如果说省际的局部招采探索成功了,其他省也协同跟进,达到了选优的目的,且价格合理、满足临床需要,就不一定要国家组织集采了。另一种情况,如果省际联盟探索了,但竞争不充分、品种不是很多、总量不是很大,就需要在探索成功机制的基础上,组织国家层面集采。通过国家集采,让这种改革制度的红利惠及全国、服务临床。比如前年在武汉探索的胰岛素集采,根据探索的成功经验,迅速组织国家层面集采,这就是一个制度上的双向协同。


  4.三年改革取得哪些进展?

  自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会同国家有关部门以带量采购为核心,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改革。经过三年努力,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已经进入常态化、制度化阶段。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6批药品带量采购,共采购234种药品,涉及金额占公立医疗机构年药品采购总额的30%;2021年开展的胰岛素专项采购,首次将集采从化学药品拓展到生物药领域。高值医用耗材的集采聚焦心内科和骨科两个群众最为关注的领域,其中,心脏支架集采已经平稳运行一年,中选支架总量169万套,达到全年协议采购量的1.6倍;2021年针对较为复杂的骨科耗材开展了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从目前来看,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已经形成了常态化格局,集采竞价规制和质量、供应、配送、使用等保障机制、配套政策日趋完善和优化。与此同时,地方在参与国家组织集采的同时,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省级和省际联盟集采,从采购品种看,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三大类药品板块均有涉及,冠脉球囊、眼科人工晶体两个品种也已经实现了省份全覆盖。

  随着集采的深入推进,集采规则不断优化,质量监管更加严谨,供应保障更为稳定,使用政策更为完善,总体呈现了“价降、量升、质优”的态势。

  一是价格回归合理水平,群众受益明显。前6批药品集中采购价格平均降幅53%,心脏支架价格平均降幅93%,人工髋关节、膝关节价格平均降幅82%,有力挤压了价格虚高空间。从3年的改革累计成果来看,国家组织集采节约费用在2600亿元以上。总体药品的价格水平呈稳中有降的趋势,从国家医保局开展的药品价格监测数据来看,2019年、2021年这两年,药品总体价格水平持续下降,年均降幅达到7%左右。

  二是临床使用药品、耗材的质量得到稳定提升,临床需求充分释放。从统计上来看,集中采购品种中,群众使用原研药和通过质量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的份额从集采前的50%上升到90%以上。以心脏支架为例,原来的支架产品有1/3是不锈钢的,现在基本上被淘汰,中选的铬合金产品使用率达到了95%。再有如电影《我不是药神》里面的提到的伊马替尼,通过集采以后,使用量增长了35%,使患者的用药得到了充分保障。

  三是推动形成公平竞争、质量保障与创新驱动的行业发展新格局。集采通过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竞争方式,逐步完善了医药领域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引导企业加强质量和成本控制,积极开展产品研发和一致性评价,通过创新驱动和质量保障,使医药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四是促进了“三医联动”,通过集约的医保基金购买、医保预付等措施,有力推动了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和公立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