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者“禁足时间”越来越短
3月15日,一份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方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发布。按照该方案,一名感染者如果救治顺利,将可以在7-10天左右返回家中,而如果按照之前的方案,至少需要一个月。
张文宏此前在发布会上解释。新方案调低了核酸达标要求,意味着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规定出院后无需再到隔离点,可以直接回家隔离。总体算来,大大缩短了感染者的“禁足时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作为总的抗疫指南,在抗疫布局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两年来诊疗方案的持续更新,已经从第一版修订至第九版。细数其中的变化,将不难发现科研、临床、疾控等领域对于新冠肺炎认知深度的变化。
基于两年前对病例分型的调整,新方案才提出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如今,绝大部分的轻症人群无需再住院,不仅大大节约了医疗资源,也表明我国对于轻型病例的救治、症状的控制有了相当的把握。
张文宏解读,诊疗方案的科学性,让每个人对未来的抗疫更有信心了。“最早的诊疗方案制定时,我们对新冠病毒一无所知,是凭借我们在医学上的经验边救治边制定的。从第一版到第九版,我们获得的科学证据越来越多,新冠病毒肺炎的诊疗方案最终会成为一套基于科学制定的最合理的方案。”
在家自测抗原真能管用?
截至3月20日,根据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数据,国家药监局已批准17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
抗原检测是检测病毒包膜上的蛋白,核酸检测是检测病毒中的RNA。抗原检测无需高端设备,快速、简单,像验孕棒一样在家就能测。缺点是判别阴性准,可能漏诊阳性。
有了抗原检测,居家隔离的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现的“前哨”。这在两年前是难以想象的。如今我们能用上抗原检测产品,源于两年前的科研布局。早在疫情初期,国家应急攻关项目便支持了多家企业进行抗原检测试剂的研发。抗原检测在20分钟内就可以肉眼观察到结果,这一短平快的优势成为对战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有益补充。
而在两年前,用什么手段判定是否感染、哪些指标能确定感染也曾悬而未决。彼时,由于核酸检测能力受限,“肺炎影像学特征”等手段也被提出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确诊。
随着我国核酸检测能力有组织、成建制地大幅提升,核酸检测成本大幅度下降,核酸检测成为筛查、确诊的有效手段。
从鼓励只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都要开展核酸检测,到目前全国一共有12400家机构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我国只用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
在3月15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指出:我国在核酸检测方面是全球领先的。全国总体核酸检测能力单管已达到4609万管/天,在此基础上,我国逐一突破了“5混1”“10混1”“20混1”的混检技术,这意味着混检能力已达到4609万管/天的20倍。
不止如此,包括气膜、方舱、移动检测车在内的移动检测力量得到全面加强,它们在区域的聚集性疫情暴发时发挥了“增援部队”的作用,能快速补充急剧增加的核酸检测需求,为贯彻“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奥密克戎变异株或从艾滋病患者
体内进化而来,下一个变异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