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梁万年: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但不能说完全结束! 下一篇: 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发的新冠疫情,中医...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科普 > 新冠肺炎
香港实际近六成已感染新冠?未来或许面临两种选择…
2022-03-27
来源:梅斯医学、健康界
7261
0
医卫界:选项一“回到清零”,选项二“走向地方病”。

  

截至3月24日,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计超108万人感染(含69.8万例经核酸检测确诊和39.0万例经快速抗原测试阳性平台呈报)。

 

连续四日,香港新增确诊保持在1.5万例以下,每日新增人数处于下降趋势。这是否意味着,经历了两个多月的鏖战,香港的疫情形势真的好起来了?


事实上,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医学院院长梁卓伟在22日举行的第五波Omicron疫情发展模拟模型的记者会表示,根据模型推算,目前全香港约有440万人已感染新冠病毒。这一数字,是官方发布108万例的4倍多。
 
不过,梁教授对现阶段香港的疫情形势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他认为,绝大部分人正在康复或已康复,相信疫情在3星期前已达高峰,第五波疫情目前出现回稳情况。
 
根据香港政府宣布的路线图,拟从4月21日开始,分三个阶段解除社交距离措施。梁卓伟表示,“到那时候,我们每一天的感染数字应该降至3位数了,不是确诊,是感染人数。到那时候,我们会有两种选择,选项一‘回到清零’,选项二‘走向地方病’。”
 
选项一:回到清零
 

“假如选择选项一,即回到第五波之前的清零状态,就需要做全民检测。”

 

全民核酸,是“清零”政策下的重要一环。在香港第五波疫情爆发以来,“全民核酸”的呼声便没停过。2月22日,香港感染人数呈高增长状态,特首林郑月娥曾宣布,将在3月进行3次全民强制核酸检测。

 

然而,一个月以来,香港并未开展大规模全民核酸。在21日的例行抗疫记者会上,林郑月娥表示,将暂缓全民强制核酸检测工作。


在中国内地的抗疫工作中,通过全民核酸检测筛查出感染者,是快速阻断疫情传播渠道、遏制疫情扩散的有效手段。香港为何不做全民核酸检测?


这一决定,可以有两种解读。第一,目前还没有到全民核酸的最好时机;第二,预示着“清零”并非是香港唯一的选择。

 

什么时候最适合全员核酸?梁卓伟表示,全民检测在每日新增处于低位数时是最佳实施时间。

 

香港大学病毒学家金冬雁表示,中央希望香港特区政府,通过精准防控、科学防控的方法,达到稳控疫情的要求,而林郑特首暂缓全民核酸检测,正是根据科学防控作出的“合理且及时”的决定。

 

他分析,当前香港该感染的很多已经感染了,剩下大多数是不会感染的。即便是感染了,因为打过两针疫苗,也基本上是无症状,或者轻症。这些轻症患者,由于病毒载量低微,大约过了3天之后,症状已减轻而病毒载量也已大大下降甚至消失了。而香港做一轮核酸检测,需要3天时间。

 

“如果核酸检测的速度,还赶不上患者自愈的速度,做了之后意义不大。”他表示,此外,香港当前的防控目标,重中之重是减少重症和死亡。全员核酸检测,也已经与这一目标没有太大益处。

 

金冬雁介绍,自疫情大规模暴发以后,香港由于隔离设施不够、医疗资源不足等情况,使得感染的市民得不到相应的支持。香港人是靠公民意识、自觉性,以及城市的文明程度,进行居家自我隔离和治疗。

 

现在香港的感染人数规模很大,已经很难通过全员核酸检测将所有感染者找出。即便找出来了大多数的感染者,还是会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没有那么多隔离设施。

 

他表示,当前,香港需要做的是救治重症患者,给社区里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提供所需物资,并给予他们心理支持、精神支持,这样才能达到稳控疫情的目的,“如果这时候,再让香港抽调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全员核酸检测,将顾此失彼,是对资源的一种损耗,甚至可能让香港失序”。

 

如果未来香港仍要坚定地走“清零”之路,则要施行比以往更加严格的防控措施,包括机场的防控、检疫酒店的风险需百分百控制等,不能重蹈覆辙。同时,在全民核酸的开展下,其他配套的隔离措施、医疗情况也要跟上。


选项二:走向地方病
 

梁卓伟教授提出了第二个可能的方向——走向地方病。

 

在这个策略下,最大目标是“三减”,即“减重症、减死亡、减医疗负荷”,而不再争取找出最后一名感染者。入院数字不超过医管局的承受数量,医疗冗余度增加,就不会再次出现急诊室、病房“人等床”的现象,死亡个案数自然也会随之降低。

 

现阶段,香港的新冠病死数据并不乐观。第五波疫情发生以来,香港累计死亡6,557例,病死率升至0.6%,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极高的。其中,71%为80岁以上老人。


据香港医院管理局24日介绍,感染者里,没接种过或仅接种一针疫苗的病死率1.76%,已接种两针或以上疫苗的病死率0.11%,相差16倍。

 

人口老龄化严重,两端人群接种疫苗率低,导致香港此轮疫情病死率如此之高。梁教授强调,如果香港真的走上“地方病”的路线,提高疫苗接种率是刻不容缓的,同时当局对新冠药物的采购与分配也要更加利民。香港此轮疫情中,观察疫苗保护效力的数据可以发现,接种加强针对于危重症的保护是非常显著的。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