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研究员 赵忻怡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冰洁
自2016年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数量不断下滑,由1786万降至2023年的902万,引发社会的普遍担忧。7月2日,“人口出生率今年或迎小阳春”的话题突然被热议。今年年初就有预测称,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或许会向上小幅度波动,人口出生率或迎来“小阳春”。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研究员赵忻怡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2024年有一个特殊因素:龙年。自古国人就以“龙的传人”自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精神、文化的图腾,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吉祥、好运。今年是龙年,出于对生肖的偏好,不少育龄夫妇希望生一个“小龙人”,承接望子成龙、人中龙凤的美好寓意。早在1991年,有关研究就发现这种“龙年效应”一直存在,即每逢龙年(1976年、1988年),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生育率就会出现小高峰,很多夫妇通过避孕措施干预受孕时间,力求生个“龙娃”。
赵忻怡进一步提出,此前我国经历了新冠疫情3年,出于对疾病、突发事件等不确定事件的担忧,以及社会经济活动受限,不少夫妇选择推迟生育计划,待疫情放开后才再度开始备孕,呈现出补偿性生育的态势,前些年被压抑的生育需求被释放了出来。
然而,龙年是周期性因素,补偿性生育只能影响短期,育龄妇女人数和结婚人数、结婚生育意愿和养育压力才是生育率的长期决定性因素。《人口与社会》杂志上刊发的一项人口研究指出,2020年以来,我国婚姻登记对数呈现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生育决策。而2023年的结婚人数首次在近十年的下降趋势中出现反弹,全国登记结婚数比2022年增加了84.5万对,这或许也是预测2024年出现生育人数反弹的原因之一。虽然未来两年可有一定数量的补偿性生育,但初婚和生育推迟的基本趋势仍将延续。目前看来,2024年一季度结婚登记数量同比减少17.8万对,或许会对未来几年的出生人口产生一定影响。
自上世纪以来,全球生育率普遍下降。近期发布的一项针对经合组织成员国的研究显示,发达经济体的生育率自1960年以来已下降一半以上,创历史新低。赵忻怡介绍,多国早已出台了一系列以支持家庭为主的政策,试图提升生育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支持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平衡,比如男性同样拥有产假,共同承担育儿责任;二是支持儿童发展,加强婴幼儿抚育、儿童教育的支持,挪威为有3岁以下婴幼儿的家庭提供每周40小时以上的托育服务;三是提供财政补贴,北欧国家为育儿家庭发放儿童津贴、家庭津贴等生育津贴。
因为生育意愿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息息相关,各种政策也总是与社会、经济、文化共同起作用,目前还没有研究可以确切说明某一项单一政策的单独贡献,因此,提供全面综合的支持措施、更多可供选择的支持方式,可能更为有效。如今,人口问题已被列入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国家已采取一系列措施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例如,近期江苏将“胚胎培养”等13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广东省首次联动发放“托育券”,3岁以下幼儿托育最高可抵2000元;河南省实施生育津贴“免申即享”政策……均是为提高生育意愿进行的尝试。
赵忻怡进一步强调,想要延续“龙年”出生人口上升态势,首先要找出低生育率的更深层次原因,了解80后、90后,甚至00后育龄夫妇未能满足的需求,给予充分的尊重,从而制定合情合理的政策,采取有针对性、综合性的支持措施,打破“不想生、不敢生、不能生”的现实顾虑。▲
责编:吴梦瑶
主编:张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