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17时41分,8岁女童心心在福建某广场的游乐场玩蹦床,7分钟后,正在空中跳跃的心心突然坠落在蹦床上,陷入昏迷。
心心被送到医院时,没有呼吸、心脏骤停。当日21时,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
8岁女童玩蹦床 突然陷入昏迷
心心的爸爸刘先生介绍,12月1日17时许,他带着心心到游乐场玩耍。心心是这家游乐场的老会员,以前也多次到游乐场玩蹦床,前天,心心也径直选择玩蹦床。
在游乐场监控可以看到,17时41分,工作人员帮心心绑好安全带后,心心独自在蹦床上跳跃,现场另3个蹦床也有小朋友在玩耍。17时48分,在空中的心心突然坠落、耷拉在蹦床上,一旁的刘先生立即上前抱住心心,工作人员将心心解开安全带。17时52分,工作人员为另一名小朋友绑安全带,让这名小朋友在心心使用过的蹦床继续玩耍。
“事发后,工作人员不仅没有给予帮助,还照常营业。”刘先生介绍,他将心心从蹦床上抱下来时,心心已经陷入昏迷,脸色发白。他立即将心心抱到旁边的空地做心肺复苏,但心心都没反应。刘先生赶紧把心心送到医院急诊室。
靠呼吸机维持 瘫痪概率很大
心心的主治医生介绍,心心送到医院时,呼吸已经停止、心脏已经骤停。医生介绍,目前心心的心脏、大脑都能正常运作,瞳孔对光依然有反应,但目前不能自主呼吸,需要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体征,“如果呼吸机拔掉,心脏就会停掉。心心的下半身完全没有反应,醒来后下半身瘫痪的概率很大”。
医生提醒:小孩的脊椎、协调性都没有发育完全,不适宜参与蹦床等危险性较大的游戏。
类似案例很多
因为玩蹦床而受伤的事件在网上一搜就有很多除了常见的骨折还有出现高位截瘫等不可逆结果的。
蹦床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到了最低点向上弹起,冲击力大,很容易导致人“挥鞭性损伤”,极易发生危险。
幼童不应玩诸如蹦床一类活动较为剧烈的游戏!美国儿科协会和美国外科整形协会建议说,“6岁以下的孩子绝不允许玩蹦蹦床。”
如果有一两个孩子一起跳起,那对于正在下降的孩子来说,蹦蹦床就像水泥地一样坚硬。这种情况下,孩子着陆时有可能造成胳膊或腿骨折。
多人一起玩蹦床是非常危险的
湖北卫视曾做过一个
在蹦床上摔倒后尝试爬起的实验
实验员摔倒后几经挣扎
却完全爬不起来
还差点被另一位实验员踩到
因为孩子的骨头还很脆弱,还不能承受重复的跳跃压力,他们的身体发育还不足以控制他们的弹跳。
超过一人在蹦床时会增加60%的受伤几率,里面较小的孩子最有可能受伤。并且,即使是有网状物及填充物做保护,甚至是有成人监督也不能保证其安全,有超过一半的蹦床事故都是发生在监督下。
另外,还需要注意:
1.进入场馆蹦床前必须先热身;
2.不能单脚跳;3.不能练空翻;4.不能连续跳两个床面;5.不要两人同时在蹦床跳跃;6.不要在床区追逐打闹;7.严禁从高处直接跳入海绵池;8.严禁蹦床时攀爬高墙;9.严禁以跳水姿势跳入海绵池。
除了蹦床,还有很多游乐项目也有安全隐患。家长带小孩游玩时尤其要注意!
马上就到寒假了
景区、商场、游乐场等娱乐场所
又即将迎来大批客流
我们整理了一份《畅玩安全指南》
赶快转发给小伙伴们吧:
1.避开高峰时间段
节假日期间,在游乐场所吃饭、上厕所、玩各种项目都要排队,人越多,潜在的危险就越多,例如磕碰、踩踏、走失等,为了安全和玩的更尽兴,最好能错开高峰时间,选择人少的时间前往游玩。
2.选择正规的游乐场所和设施
正规游乐场的工作人员比较多,并会采取限流措施,入口处也会展示营业许可证、卫生等级、设备检验许可等证件;游客应认真阅读游客须知等提示信息。
3.穿对衣服
裙子、带绳子衣服:衣物飘扬挂在游乐设施上,可能造成拖拽或窒息。配饰:脱落后,在高空、高速等情况下,容易伤到他人;如果掉落到游乐设备上,可能引起设备工作异常,引发别的危险。
4.不要违反规则
严格遵守娱乐设施的操作步骤、游玩路线等,不要擅自改变“玩法”,以免发生意外。
5.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发生突发情况,应保持冷静,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行动。
本文综合整理自:广州日报、湖北应急管理、海峡都市报、宁波晚报、健康湖北
编辑:王强
校对:高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